微信
scshangding@163.com

浅谈我国建筑业工程质量发展形势及面临的问题

日期:2020-11-03 09:52:44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而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以质量为中心的理念方针,在当前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是适时的、必要的,对工程质量责任体系进行系统谋划,将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
 
建筑业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准入制度有待完善,企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建设单位投资责任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展;建设单位片面追求低造价、短工期,这些是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是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我国现有的质量管理体制虽然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但仍不能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有效实施。
 
     二是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工程质量发生问题后,大多数民众都认为是施工质量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其中一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到位造成的。建设单位应审慎选择设计单位,严把设计质量关。
 
     三是劳动力市场人员素质偏低,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工序和施工作业行为的质量管控。当前,在我国工程施工从业人员中,多数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没有经过技术培训就上岗作业,同时作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由于缺少专业技术指导,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在所难免。
 
四是监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监理单位及人员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未建立完善的质量过程监理管理体系,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通知》对五方主体
 
尤其是对建设单位的影响
 
     《通知》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约束五方责任主体市场管理行为,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根本性保障,促进建筑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总牵头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具有主导作用,明确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首要管理职责十分必要。《通知》使建设单位充分认识到严格落实自身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督促建设单位切实履行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而规范承发包行为,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支撑。
 
《通知》对新时期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完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建筑管理体制机制。《通知》依法明确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和要求,健全权责一致、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切实激发建设单位主动追求质量、创造质量的动力,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动建筑业质量变革,意义重大。
 
     二是有利于落实建设单位责任,依法界定首要责任内涵。《通知》明确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总牵头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依法对工程质量承担全面责任。对因工程质量给工程所有权人、使用人或第三方造成的损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其他责任人的,可以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依法开工建设,全面履行管理职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
 
     三是有利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推动质量责任落实。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建筑工程品质提升的关键。众多工程实践证明,建设单位越追求质量、越尊重质量发展规律,工程质量水平也越高。这需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全面加强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监管,切实夯实建设单位责任,督促建设单位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加大对守信建设单位政策支持和失信建设单位联合惩戒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建设单位质量责任落实。
 
     四是《通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对工程质量责任体系进行系统谋划,将有力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强化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是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的迫切要求和关键举措。要确保工程质量,抓好源头治理,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不断创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通知》要求。推动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体系,推动工程质量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工程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步向义
上一篇:从老基建“衰落”观点看建筑业发展前景
下一篇:铸牢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


Copyright © 2025 四川商鼎建设有限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2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