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scshangding@163.com

壮美工程见证中国建造力量

日期:2023-03-28 14:21:53
建筑是写在大地上的艺术,而“中国建造”则是挥舞彩笔的巨手。隧道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托起了国人“隧通天下”的梦想;大气磅礴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建成于疫情期间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汇聚起共克时艰的巨大力量……一幅幅宏伟壮丽的工程画卷,记录的是与时俱进的建造技艺,书写的是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传承的是以民为本的建造情怀。
 
攻坚克难实现跨越发展
 
广大建设者是改变国家面貌当之无愧的先锋。中国建筑业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创新,在地下空间技术、超高层施工、跨海桥梁施工等领域擦亮了中国建造的品牌。
 
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隧道及地下工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穿江越海的超大断面盾构隧道建造技术是目前国际隧道工程的难点之一,也是一个国家隧道建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盾构隧道建造技术方面,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穿江越海超大断面盾构隧道建造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今,国产隧道掘进机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已达95%以上,并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我国不仅在盾构隧道建造和盾构设备制造数量上遥遥领先,在技术上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鄂拉山隧道、函谷关隧道、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中国的隧道技术日新月异,征服各种世界级的复杂地质。
 
进入新世纪,超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模架难以满足要求。面对严峻挑战,第一代顶模——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应运而生,这正是“空中造楼机”的前身。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中国建筑业企业成功研制出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这是全球首次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大型施工装备直接集成于平台上,实现了一体化安装与爬升,高度的设备集成使平台如同移动的“制造工厂”。目前,新一代“住宅造楼机”实现了由重型造楼机向轻型造楼机、由摩天大楼向普通高层住宅的转变。
 
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历经6年筹备、9年施工,数万名建设者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将粤港澳三地人流、车流和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伶仃洋环境的特殊性,世界上已有的刚性管节、柔性管节两种技术均不适用于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工程。经过长时间的试验、攻关,建设者们终于提出半刚性管节结构体系,这是在世界沉管隧道领域首次提出并应用的技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建设按照“就高不就低”的标准进行,为满足12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建设者们实现了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的突破,如今这一突破被命名为“港珠澳模型”。
 
隧道贯通,高楼林立,天堑变通途。一砖一瓦、一尺一寸,凝聚着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一桥一路、一楼一宇,见证着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建筑业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建设者们对作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心,推动着行业提高工程品质、蓬勃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在提高建筑质量和品质上不断下功夫,全面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建成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工程,以科技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彰显大国实力和中国风采。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经历7次综合模拟演练、3场验证试飞之后,正式投入运营。这座全球一次建设的最大单体航站楼、最大的单体减隔震建筑,总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从高空俯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设计形如展翅的凤凰,由中央放射的五条指廊既像翅膀也像手指向外延展。整个航站楼内部,矗立着8个巨大的C型柱。C型柱上宽下窄,底部最窄处只有3米,顶端最大跨度达到了23米。整体造型十分灵动,似一枝绽放的花朵,而每个指廊则像是一片花瓣,阳光倾泻而下时,室内明亮非常。这座机场还是全球首个高速铁路地下穿行的机场航站楼,实现轨道交通一体化,“零距离换乘”;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达100%,13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开发应用了103项新专利、新技术及65项新工艺、新工法。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一批极具科技感和中国风的赛事场馆成为亮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因外表面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而得名。除了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外观,其设计也对实用功能进行了充分考虑。“冰丝带”属于钢结构建筑,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钢结构建筑。其中,不仅有细长“杆”组成的桁架结构,更有缆索这样的柔索结构,其屋面的主体就是这样一张纵横交错的缆索编织而成的大网。这张大钢网,就像羽毛球拍一样,把屋顶结构从8~10米,直接降为0.5米以内,不仅大大节省了空间,更节省了钢材。
 
从被誉为“新世界7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冰丝带”“雪如意”,中国建造的技术和品牌在创新中实现蝶变腾飞,将建筑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擘画不断跨越的发展曲线。
 
坚守使命彰显为民情怀
 
建筑的使命是服务于人,建筑业要促经济更要惠民生。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肩负新的任务,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以居为安,保障性住房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好。南京丁家庄二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是江苏省首个全装配式住宅小区,也是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试点。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整合创新,实现无外模板、无现场砌筑、无抹灰的绿色施工,整体装配率达67%。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板、装配式集成化室内装修,避免质量通病,加快施工进度。探索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化产业化集成体系,是具有工业化特色的绿色、生态公租房社区。
 
2019年1月5日,位于贵州省西南地区、全长4075米的紫望高速公路火花特大桥最后一跨120米连续刚构桥梁顺利合龙,为2019年年底紫望高速公路全线运营奠定了关键的基础。大桥最高处115米,比肩30余层的高楼大厦。大桥如同一架山间竖琴,所经山区均为喀斯特地貌,环境复杂,地势险要,溶洞多发。如今的大桥已经成为农产品飞出大山的通道。曲线半径仅55米的火花互通C型匝道桥,如“玉带”上镶嵌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巧妙地把高速公路左右两幅连通,成就了地方百姓快捷驶入高速公路的期盼,把老百姓的乡村振兴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中国建造还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托起了“生命方舟”。2020年年初,在武汉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紧急时刻,建设者们昼夜奋战,10天建成了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了雷神山医院。按照常规流程,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项目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完成,而两个医院的总建筑面积就达11万余平方米,任务重、时间紧。建设者们通过模块化、细化洁污分区等设计方式,集成一套高效可靠的应急医院防扩散设计技术,解决了呼吸类传染病应急医院快速建造和安全保障的难题;创新了分阶段逆向设计、现代物流优化、模块化施工等组合技术,形成设计、施工、物流与工艺优化高度融合的应急医院一体化,实现了极限工期下快速建造、快速交付。这些中国建造已然成为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全力以赴救治每一名患者的见证,诠释着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中国建造紧紧抓住国家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新机遇,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造成就正在惠及千家万户,并将进一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上一篇:让建筑工人干得安“薪”住得舒心
下一篇:“中国建造”为世界造福


Copyright © 2025 四川商鼎建设有限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2503号